主页 > 初中 > 英语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年真题 (2009-08-21 09:37:13) 转载标签: 考研 名词解释 艺术特色 六书 鲁迅 教育 ▼ 分类: 研究生阶段 2009年陕西师大文学院考研试题及评述 09年的试题总体情况除了文学理论外,同07年、08年都有不同,特别是题型的变化。语言类的题型出现了填空题,选择题甚至是判断题。考试内容与以往两年也有很大的扩充,题目数量也有加大,很多同学反应题目变难。
总之,是向着单科考试的时候延伸。
另外,我不得不说考试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同是考古代文学,文学类我选的是外国文学,另一个人选的是文学理论。因为出题的不是同一组老师,出题思路、考察方法也不尽相同,可能使同一水平的人考出不小的差距。正如上面我举的例子,今年就非常明显。
文学理论同往年题型、考试内容都没有多大变化,而外国文学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有很大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如果要求我们任意选择考试科目,那么请先把所有的可选择试卷的难度把握好,不然也会造成不公平。非常希望老师们留意。 古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5) 1.四家诗 2.竹林七贤 3.边塞诗派 4.程甲本 5.一人永占 二.问答(15分×2) 1.柳永对词有何贡献。 2.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思想,形象等各方面的对比。 三.论述(20分×1) 《史记》的艺术特色。 ----------------------------------------------------------------------------------------- 看到这些题目不由得对比往年的试题:很多同学有一个误解,就是考研试题的时效性。
比如今年是再考研就是2010年了,如果提起来03年甚至更前的题目很多人认为就不重要了,以为时代久远不足借鉴,就不再认真收集以前的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对于文科来讲一个学科里面的理论或者知识点在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多大变动的。一个理论要创新,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我们现在学的《语言学纲要》是二十年前编写的),所以之前的试卷能够反应一些问题并且好像更为重要。像今年的问答题,如果仅仅凭借
07、08两年的题目来推断肯定不会再现明清的内容,会接着考诗词鉴赏。事实上没有这么做。 ---------------------------------------------------------------------------------- 对名词解释的分析: 每年的名词解释都是考4--6个,并且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成等量分布,就是每一段基本上都会照顾到。今年从试题整体上看偏重于元明清。可以看看这一部分的比重:10分名词解释+15分问答/75分=33.33%.08年的是三个名词解释15分/75分=20%,07年是两个10分/60分=16.67%。
可见元明清的比例并不算少,不少人放弃这一部分非常不划算。从题材上看,牵涉到诗歌的仍占绝大部分,前三个名词解释都是关于诗歌的。
如果把词曲也算作诗歌,古代文学诗歌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文学史中诗歌的地位。 前三个名词解释很常考,程甲本因为《红楼梦》而显得重要。个人觉得一人永占都是作为“笠庵四种曲”来考,一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是这个名词呢,所以有时候别名也是很重要的。
对问答题的分析(兼及诗词鉴赏): 柳永词的贡献是很中规中矩的。按理说第二题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比较也是很重要的,同样是两个封建社会中被欺压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多不同,又是两部重要戏曲的主人公,非常具有可比性。
但是很多人只是根据
07、08年两年没有考过元明清的大题就认为只是会考名词解释(有人也从师资力量上看出题方向,这是一种很投机的行为。如果仅仅是某个老师研究者一个方向而认为这一方面重要,考试没有办法进行。比如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研究语音的老师,是不是说现代汉语就不会考语音部分了呢。相反,语音部分是重点)。
我一直都是认为元明清部分很重要,只要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来看就很容易明白了,这一段的戏曲,小说正如唐诗宋词一样是古代文学的脊梁。 09年考试之前我就一直在想,今年会不会再考诗词鉴赏(只是我们学校本科段期末考试必备题型)。
当时我不能肯定(因为题型都是在磨合阶段,事实上也是因为不是单独出卷所有的题型也不可能同时出现),我觉得如果连续出现三年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是必备题型了,幸运的是,09年没有接着考。因为诗词鉴赏要求比较高,不只是要熟悉诗词,熟悉作者的艺术手法,还要流畅的组织语言。相似的是古代汉语的诗词格律,我一度非常的疑问:本科时候还有研究生时候我们都是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为什么考研时候没考,这不符合课程安排的;07年之前一直都是考的从不间断。
07、08两年沉寂之后,09年终于考了。可见重要的内容最终还是要考的。我原来说过,诗词鉴赏一般还是以名家精短名作为准,如果以这个标准准备会减掉很大一部分的。 07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30分) 1.意境是什么。特征是什么。简述有关意境的古代文论作家或进行归类。 2.简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古代文学(60分)
(1)名词解释(5*5) 初唐四杰 前七子 四大谴责小说
(2)简述 苏轼《念奴娇.赤壁》内容(1*10)
(3)论述《史记》艺术特色(1*25) 现当代文学(30分) 1.论述郭沫若新诗创作及艺术成就。(1*15) 2.选一位你熟悉的作品或作家结合新时期文学,谈谈你对新时期文学的看法。(1*15) 外国文学(30分) 1.谈谈《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1*15) 2.象征主义的艺术特色。(1*15) 07年语言综合 现代汉语(50分) 1.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15分)注音时要分声韵调,韵分韵头韵腹韵尾的格式来写。 2.复杂短语结构分析 (即短语的歧义分析。
针对同一断语找出两种或以上的句子意思。《现代汉语》书上有很多这样的练习。
) 3.句子改错 (即病句改错,标点,搭配,习惯的错误。这样的题目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古代汉语(50分) 1.名词解释: 六书 三十六字母 正义 平水韵 词牌 2.给10个典型汉字,指出造字法(即六书中的四书)。 3.解释加点字活用/使用方法并翻译全句(15分) 这一题目主要是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和特殊用法作比喻。
4.加句读并翻译全文(15分) 语言学概论(20分) 1名解(4个,每个2分,8分) 调位 符号任意性 国际音标 语法意义 2.简答(6分) 语言为什么是全民的工具(即语言的无阶级性。)。 3.谈谈语言符号的系统性(6分) 写作(30分) 赏析鲁迅《风筝》(30分)(从运笔着墨处,内蕴等谈谈你的看法)。 陕西师范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 一 名词解释
(50) 楚辞 汉赋四大家 世说新语 大历十才子 乐章集 诚斋体 诸宫调 四溟诗话 桐城派 四大谴责小说 二 论述题
(100) 1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为何大多是悲剧性的。结合作品对其中比较典型的悲剧人物加以分析。 2 简论陶渊明与谢灵运诗风的区别。 3 简论初唐诗坛概况。 4 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结合其创作谈谈你的看法。 5 《长生殿》描写杨李爱情,与前人相比,有何创新之处。具有怎样的美学意义。 陕西师范大2007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学综合 现当代文学
(30) 一 论述郭沫若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艺术成就。 二 选一位你熟悉的作品或作家结合新时期文学,谈谈你对新时期文学的看法。
(15分) 外国文学
(30) 一 谈谈《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二 简述象征主义的艺术特色。 文学理论
(30) 一 意境是什么。
它的特征是什么/ 简述有关意境的古代文论作家或进行归类。
二 简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 古代文学
(60) 一 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 前七子 四大谴责小说 二 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 三 论述 《史记》的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
(30) 赏析鲁迅的《风筝》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语言综合 语言学概论 一 名词解释(8分) 调位 符号任意性 国际音标 语法意义 二 简答(6分) 语言为什么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即语言的无阶级性) 三 谈谈语言符号的系统性(6分) 现代汉语
(50) 一 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
二 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 三 句子改错 古代汉语
(50) 一 名词解释 六书 三十六字母 正义 平水韵 词牌 二 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是形声字的要指出形符和声符。
三 解释加点字的活用是哪一类,并翻译全句。 四 标点下面古文并翻译。 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古代文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5*6) 四家诗 永嘉四灵 文章四友 元剧四大家 台阁体 乾隆三大家 二 作品赏析 杜甫《登高》 三 分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当代文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 创造社 乡土文学 激流三部曲 新诗 学者散文 二 分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三简要论述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两题都答按第一题计分。 1 分析鲁迅的创作 2 说说你对底层下作的看法。 08语言综合卷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音素 音位 义素条件变体 二.简述辅音和元音并对如下词进行音节划分。 三.举例分析上声变调的特点。 四.划出下面句子的词语并标出词性。(只有一个句子) 五. 用框式图解下列短语 六.下列单句的句子成分划分(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七.划出下面复句的层次。 八.举例分析借代和借喻联系和区别 (修辞手法的考察) 现代汉语 一 名词解释 段玉裁 六书 平水韵 衍文 二 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特点 载 徒 刃 末 闻 修 涉 羊 矢 三 给 下面一段文字 加标点并翻译全文。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
”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 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
”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 06年古代汉语试题 一 名词解释 《佩文韵府》 形声 骈偶 引申义 三省六部 《说文解字》 破读 二 “始”的基本作用。
三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四 什么叫明喻、隐喻和博喻 五 什么叫读为 读曰 读若 和 读如 六 什么叫被动句式,举例说明。 06年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真题„ 古代文学 一 名词解释 赋比兴 永明体 南戏 后七子 元丰类稿 桐城派 常州派 江西诗派 初唐四杰 四省六部制 二 简答 1 《离骚》的艺术特色 2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严羽《沧浪诗话》,中高适、岑参、二者“诗歌悲壮”结合高适的生平及创作说明你的看法。 4 试述苏轼对词体的创新、 5 “三言”、“二拍”对商人形象与传统文人有何不同。指出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04年古代文学史 一 名词解释 试六义 初唐四杰 后七子 词牌 花间派 常州词派 四大谴责小说 永明体 中兴四大诗人 诸宫调、 二 论述 1 离骚的艺术特征 2 试论建安时期的时代特征何建安诗人的总体艺术特征 3 杜甫是怎样在诗中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的、 4 分析辛弃疾在词境开拓上的贡献,举例说明。 5试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2005年古代汉语试题 一 名词解释 《康熙字典》 六书 姓氏 《四库全书》 骈体文 互文 近体诗 粘对 词牌 句读 二 简答 1 古书标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文几类。请列举出各类的常用词。 3 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4 写出七言律诗“仄起仄收”格式的平仄。
三 标点。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咏物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至饗 四 指出下列双音词中那些在上古属于双声词。
存在 凄仓 蝙蝠 纲纪 契阔 习俗 缤纷 参差 窈窕 琴瑟 五 下首诗是否是律诗 ,为什么。 滕王阁 王勃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总之,是向着单科考试的时候延伸。
另外,我不得不说考试都有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同是考古代文学,文学类我选的是外国文学,另一个人选的是文学理论。因为出题的不是同一组老师,出题思路、考察方法也不尽相同,可能使同一水平的人考出不小的差距。正如上面我举的例子,今年就非常明显。
文学理论同往年题型、考试内容都没有多大变化,而外国文学这两年特别是今年有很大不同,这样就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如果要求我们任意选择考试科目,那么请先把所有的可选择试卷的难度把握好,不然也会造成不公平。非常希望老师们留意。 古代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5分×5) 1.四家诗 2.竹林七贤 3.边塞诗派 4.程甲本 5.一人永占 二.问答(15分×2) 1.柳永对词有何贡献。 2.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思想,形象等各方面的对比。 三.论述(20分×1) 《史记》的艺术特色。 ----------------------------------------------------------------------------------------- 看到这些题目不由得对比往年的试题:很多同学有一个误解,就是考研试题的时效性。
比如今年是再考研就是2010年了,如果提起来03年甚至更前的题目很多人认为就不重要了,以为时代久远不足借鉴,就不再认真收集以前的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因为对于文科来讲一个学科里面的理论或者知识点在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多大变动的。一个理论要创新,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比如我们现在学的《语言学纲要》是二十年前编写的),所以之前的试卷能够反应一些问题并且好像更为重要。像今年的问答题,如果仅仅凭借
07、08两年的题目来推断肯定不会再现明清的内容,会接着考诗词鉴赏。事实上没有这么做。 ---------------------------------------------------------------------------------- 对名词解释的分析: 每年的名词解释都是考4--6个,并且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成等量分布,就是每一段基本上都会照顾到。今年从试题整体上看偏重于元明清。可以看看这一部分的比重:10分名词解释+15分问答/75分=33.33%.08年的是三个名词解释15分/75分=20%,07年是两个10分/60分=16.67%。
可见元明清的比例并不算少,不少人放弃这一部分非常不划算。从题材上看,牵涉到诗歌的仍占绝大部分,前三个名词解释都是关于诗歌的。
如果把词曲也算作诗歌,古代文学诗歌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见文学史中诗歌的地位。 前三个名词解释很常考,程甲本因为《红楼梦》而显得重要。个人觉得一人永占都是作为“笠庵四种曲”来考,一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是这个名词呢,所以有时候别名也是很重要的。
对问答题的分析(兼及诗词鉴赏): 柳永词的贡献是很中规中矩的。按理说第二题杜丽娘与崔莺莺的比较也是很重要的,同样是两个封建社会中被欺压的女性形象却有很多不同,又是两部重要戏曲的主人公,非常具有可比性。
但是很多人只是根据
07、08年两年没有考过元明清的大题就认为只是会考名词解释(有人也从师资力量上看出题方向,这是一种很投机的行为。如果仅仅是某个老师研究者一个方向而认为这一方面重要,考试没有办法进行。比如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研究语音的老师,是不是说现代汉语就不会考语音部分了呢。相反,语音部分是重点)。
我一直都是认为元明清部分很重要,只要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来看就很容易明白了,这一段的戏曲,小说正如唐诗宋词一样是古代文学的脊梁。 09年考试之前我就一直在想,今年会不会再考诗词鉴赏(只是我们学校本科段期末考试必备题型)。
当时我不能肯定(因为题型都是在磨合阶段,事实上也是因为不是单独出卷所有的题型也不可能同时出现),我觉得如果连续出现三年基本上就可以肯定这是必备题型了,幸运的是,09年没有接着考。因为诗词鉴赏要求比较高,不只是要熟悉诗词,熟悉作者的艺术手法,还要流畅的组织语言。相似的是古代汉语的诗词格律,我一度非常的疑问:本科时候还有研究生时候我们都是详详细细的讲了一遍,为什么考研时候没考,这不符合课程安排的;07年之前一直都是考的从不间断。
07、08两年沉寂之后,09年终于考了。可见重要的内容最终还是要考的。我原来说过,诗词鉴赏一般还是以名家精短名作为准,如果以这个标准准备会减掉很大一部分的。 07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30分) 1.意境是什么。特征是什么。简述有关意境的古代文论作家或进行归类。 2.简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古代文学(60分)
(1)名词解释(5*5) 初唐四杰 前七子 四大谴责小说
(2)简述 苏轼《念奴娇.赤壁》内容(1*10)
(3)论述《史记》艺术特色(1*25) 现当代文学(30分) 1.论述郭沫若新诗创作及艺术成就。(1*15) 2.选一位你熟悉的作品或作家结合新时期文学,谈谈你对新时期文学的看法。(1*15) 外国文学(30分) 1.谈谈《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1*15) 2.象征主义的艺术特色。(1*15) 07年语言综合 现代汉语(50分) 1.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15分)注音时要分声韵调,韵分韵头韵腹韵尾的格式来写。 2.复杂短语结构分析 (即短语的歧义分析。
针对同一断语找出两种或以上的句子意思。《现代汉语》书上有很多这样的练习。
) 3.句子改错 (即病句改错,标点,搭配,习惯的错误。这样的题目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古代汉语(50分) 1.名词解释: 六书 三十六字母 正义 平水韵 词牌 2.给10个典型汉字,指出造字法(即六书中的四书)。 3.解释加点字活用/使用方法并翻译全句(15分) 这一题目主要是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和特殊用法作比喻。
4.加句读并翻译全文(15分) 语言学概论(20分) 1名解(4个,每个2分,8分) 调位 符号任意性 国际音标 语法意义 2.简答(6分) 语言为什么是全民的工具(即语言的无阶级性。)。 3.谈谈语言符号的系统性(6分) 写作(30分) 赏析鲁迅《风筝》(30分)(从运笔着墨处,内蕴等谈谈你的看法)。 陕西师范大学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 一 名词解释
(50) 楚辞 汉赋四大家 世说新语 大历十才子 乐章集 诚斋体 诸宫调 四溟诗话 桐城派 四大谴责小说 二 论述题
(100) 1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为何大多是悲剧性的。结合作品对其中比较典型的悲剧人物加以分析。 2 简论陶渊明与谢灵运诗风的区别。 3 简论初唐诗坛概况。 4 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结合其创作谈谈你的看法。 5 《长生殿》描写杨李爱情,与前人相比,有何创新之处。具有怎样的美学意义。 陕西师范大2007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学综合 现当代文学
(30) 一 论述郭沫若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艺术成就。 二 选一位你熟悉的作品或作家结合新时期文学,谈谈你对新时期文学的看法。
(15分) 外国文学
(30) 一 谈谈《高老头》的思想内容。 二 简述象征主义的艺术特色。 文学理论
(30) 一 意境是什么。
它的特征是什么/ 简述有关意境的古代文论作家或进行归类。
二 简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 古代文学
(60) 一 名词解释 初唐四杰 前七子 四大谴责小说 二 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 三 论述 《史记》的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
(30) 赏析鲁迅的《风筝》 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语言综合 语言学概论 一 名词解释(8分) 调位 符号任意性 国际音标 语法意义 二 简答(6分) 语言为什么是全民的交际工具。(即语言的无阶级性) 三 谈谈语言符号的系统性(6分) 现代汉语
(50) 一 注音,说明发音方法的异同,并简要说明汉字音节结构的特点。
二 复杂短语的结构分析 三 句子改错 古代汉语
(50) 一 名词解释 六书 三十六字母 正义 平水韵 词牌 二 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类。是形声字的要指出形符和声符。
三 解释加点字的活用是哪一类,并翻译全句。 四 标点下面古文并翻译。 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古代文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5*6) 四家诗 永嘉四灵 文章四友 元剧四大家 台阁体 乾隆三大家 二 作品赏析 杜甫《登高》 三 分析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当代文学试题 一 名词解释 创造社 乡土文学 激流三部曲 新诗 学者散文 二 分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三简要论述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为选做题,考生可任选一题,两题都答按第一题计分。 1 分析鲁迅的创作 2 说说你对底层下作的看法。 08语言综合卷 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音素 音位 义素条件变体 二.简述辅音和元音并对如下词进行音节划分。 三.举例分析上声变调的特点。 四.划出下面句子的词语并标出词性。(只有一个句子) 五. 用框式图解下列短语 六.下列单句的句子成分划分(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七.划出下面复句的层次。 八.举例分析借代和借喻联系和区别 (修辞手法的考察) 现代汉语 一 名词解释 段玉裁 六书 平水韵 衍文 二 分析下列汉字的构造特点 载 徒 刃 末 闻 修 涉 羊 矢 三 给 下面一段文字 加标点并翻译全文。 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
”对曰:“既窃利之,敢不识乎。” 公曰:“何贵何贱。”是时也,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而屦贱。
”既已告于君,故与叔向语而称之。公愀然改容。公为是省于刑。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其是之谓乎。” 06年古代汉语试题 一 名词解释 《佩文韵府》 形声 骈偶 引申义 三省六部 《说文解字》 破读 二 “始”的基本作用。
三 近体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四 什么叫明喻、隐喻和博喻 五 什么叫读为 读曰 读若 和 读如 六 什么叫被动句式,举例说明。 06年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真题„ 古代文学 一 名词解释 赋比兴 永明体 南戏 后七子 元丰类稿 桐城派 常州派 江西诗派 初唐四杰 四省六部制 二 简答 1 《离骚》的艺术特色 2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严羽《沧浪诗话》,中高适、岑参、二者“诗歌悲壮”结合高适的生平及创作说明你的看法。 4 试述苏轼对词体的创新、 5 “三言”、“二拍”对商人形象与传统文人有何不同。指出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04年古代文学史 一 名词解释 试六义 初唐四杰 后七子 词牌 花间派 常州词派 四大谴责小说 永明体 中兴四大诗人 诸宫调、 二 论述 1 离骚的艺术特征 2 试论建安时期的时代特征何建安诗人的总体艺术特征 3 杜甫是怎样在诗中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的、 4 分析辛弃疾在词境开拓上的贡献,举例说明。 5试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2005年古代汉语试题 一 名词解释 《康熙字典》 六书 姓氏 《四库全书》 骈体文 互文 近体诗 粘对 词牌 句读 二 简答 1 古书标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文几类。请列举出各类的常用词。 3 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4 写出七言律诗“仄起仄收”格式的平仄。
三 标点。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咏物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至饗 四 指出下列双音词中那些在上古属于双声词。
存在 凄仓 蝙蝠 纲纪 契阔 习俗 缤纷 参差 窈窕 琴瑟 五 下首诗是否是律诗 ,为什么。 滕王阁 王勃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本文章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erjy.cn/62945.html
猜你还喜欢
- 临沧市2019年重点初中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往年升初中试题
- 2018年广州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共7套)详细答案 广州小升初中试题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7安徽美术初中试题
-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听力) 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 初中物理速度说课稿
- 2017年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大赛试题答案 大赛初中试题答案
- 生活中的考题_初中作文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类型及答案
- 小学升初中英语试题 小学英语升初中试题
- 中小学校长竞聘面试答辩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考直升初中试题
- 2019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河南初中试题
- 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2017小学升初中试题语文
- 站长推荐
- 浅谈初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中一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 我的后作文教学
- 重庆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度 初三下二诊二模 英语试题 育才初中试题
- 人教版新课标(2020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初中试题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套 初中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 七年级美术德育论文
- 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 2018升初中试题广东
- 反意疑问句知识点总结 反意疑问句的英语初中试题
- 【2018苏州中考】苏州市初中数学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 初中试题免费下载网址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2013-2016高考断句练习题 断句 初中试题
- 初中生必读名著知识竞赛题2 语文名著知识竞赛初中试题答案
- 2019黄冈小状元达标卷六级上册语文答案.doc 黄冈小升初中试题
- 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考试英语试题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英语期中试题
- 度米作文汇编之初中英语作文范文带翻译英语的重要性
- 北京市有哪些招收外国人子女的学校? 北京国际学校初中试题
- 2018-2019学年宝鸡市陈仓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初中一对一辅导班初三一对一补习
-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 (初中优秀作文)异域风光作文
- 【英语】2018年中考英语真题单选分类汇编:副词 副词初中试题
- 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12篇(优秀版) 作文初中试题
- 如何优化中考半命题作文的题目_初中作文 作文初中试题
- 2015年东华初级中学小升初英语试卷 东华初中试题英语
- 新编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单元测试题 答案 冀教版英语初中试题及答案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测试题 三国演义初中试题
- 2018-2019年初中语文西藏中考摸底考试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试题比较好的书籍
- 全国2001年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全国化学素质竞赛初中试题
- 热门标签
-
- 曾博语录
- 天与地语录
- 餐饮激励语录
- 隔代婚语录
- 入门英语录音
- 是枝裕和语录
- 李舜生的语录
- 黄日华语录
- 信佛语录
- 庄雅婷语录
- 盛唐语录
- 周婷婷语录
- 史润龙语录
- 会说话语录
- 老罗锤子语录
- 黄函语录
- 微爱经典语录
- 酒店经典语录
- 自我调侃语录
- 金融支付语录
- 春哥语录
- 劝赌经典语录
- 赖霖枫语录
- 关于忍耐语录
- 勾践语录
- 潘森云语录
- 西门经典语录
- 开心幽默语录
- 游西湖语录
- 射手座语录
- 秋山真之语录
- 衍生语录
- 猛犸语录
- 京剧经典语录
- 路易斯康语录
- 地狱群语录
- 齐奥朗语录
- 心晴语录
- 嘴脸语录
- 意林语录6
- 泪平语录
- 龙凤经典语录
- 阎王的语录
- 悲屈语录
- 郑荣禄语录
- 死寂语录
- 曲筱筱钱语录
- 养多肉语录
- 陈伟群语录
- 坂本龙一语录
- 哎呦语录
- 合作励志语录
- 吕征语录
- 逃离经典语录
- 旅行摄影语录
- 日语录音机
- 三岁语录
- 电脑经典语录
- 容国团语录
- 张召中语录
- 当兵前语录
- 哈登经典语录
- 尸尊邓辰语录
- 鹞电影语录
- 成功者语录
- 骞宏语录
- 狮情语录
- 试岗语录
- 2016网红语录
- 萌叔语录
- 动漫哲理语录
- 忌奶的语录
- 足记字幕语录
- 关于风的语录
- 蛇屁股语录
- 孔丹语录
- 醒觉语录
- 卡恰语录
- 吴远语录6
- 毛爷爷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