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中 > 英语 > 正文
【历史】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教学资源|题库|学习文库-「普洱教育」来源: https://www.puerjy.cn 2020-02-08 19:50英语 578309 ℃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4.先秦时期的官阶,一般以天子授予的爵位来称呼,往往是依据血缘关系亲疏,与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但到了秦汉时期则用“若干石”称呼,如郡守是2000石,则习惯上称作“二千石长史”。这一变化说明 A.宗法观念消亡 B.官僚体制确立 C.粮食产量剧增 D.爵位制度废除 25.在谈及唐代的选官制度时,学者钱穆指出:“当知在门第教育下,附加以一种考试,故见考试之利。现在门第衰落,更无教育培养,仅凭考试选拔,则何从得真才。
”这主要表明作者 A.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 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 26.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27.状元实业家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28.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乃是时代的主流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29.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 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30.下图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这反映了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公有制主体地位遭破坏 D.城市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 31.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 32.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又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B.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33.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行国家干预 B.恢复金融秩序 C.保障社会民生 D.恢复工业生产 34.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或企业协会为共同签订的协议和企业协会的协议,违反该规定者,均属违法行为,并处以l万至100万马克的罚款。
”这说明此时的联邦德国 A.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 B.限制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 C.经济领域出现了垄断现象 D.奉行混合市场经济的政策 35.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
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这一流派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40.(25分)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
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8分) 材料二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世界近代史资料》
(2)根据材料二,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9分)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4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4分) 41.(12分)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 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 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 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7分) 46.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国家的一切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任资格也不再是门第和财富„„雅典宪法对公职人员的津贴作如下规定:公民出席民众会,可领取6个俄波尔;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九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 ——尹明明、鲁运庚《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公职津贴制》 材料二 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受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1)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扩大民主政治的举措。材料中雅典宪法这一规定体现的理念与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相似。(7分)
(2)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二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罗伯斯庇尔的上述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8分) 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 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
(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
(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
(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 ——朱贵生 王振德 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6分)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 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 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材料二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两位作者肯定了曾国藩的哪些优秀品质。(6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位作者分别是从何种角度肯定曾国藩的,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9分)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24 B 25 B 26 D 27 C 28 A 29 C 30 D 31 B 32 A 33 C 34 A 35 D 40.
(1)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
(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4分)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4分)
(2)特点:分权、制衡(4分)(写三权分立只得2分) 说明: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2分);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2分)。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1分)
(3)创新: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治国之“用”。
(4分)看法: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41.(12分) 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通过立法方式进行;具有民主革命色彩;废除传统经学教育;重视公民教育。(8分)
(2)影响:培养近代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3分)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政治经济近代化的加强。
(4分) 46.(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举措:取消门第和财富的限制,国家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对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4分)观点: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3分)
(2)思想: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社会平等。(4分) 积极影响:鼓励下层民众参加国家管理(扩大雅各宾派专政基础);推动革命深入发展。(4分) 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北非战场转入反攻。
(4分)影响:盟军西西里登陆加速意大利的投降,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大胜利。(5分)
(2)目的:打垮德、意、日法西斯轴心;(3分)夺取部分殖民地和战略要地,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3分)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梁启超肯定了他谦虚谨慎、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等优秀品质;蒋廷黻肯定了他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改革的精神。(6分)
(2)不同角度:梁启超从传统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了评价,蒋廷 黻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认识:二者对曾国藩的评价都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曾国藩对近代中国的贡献;这说明,评价者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9分)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这主要表明作者 A.认为科举制度不合时宜 B.认为科举制度需要其他制度配合 C.高度肯定九品中正制 D.认为科举制度只适用于世家子弟 26.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 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 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27.状元实业家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28.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乃是时代的主流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29.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陆续加入他们之前一直在批评的国民政府;而梁漱溟认为当时共产党“博得国内大多数的同情拥护和期待”,主要是因为共产 党“放弃对内斗争,倡导团结抗战”。材料说明 A.蒋、胡等人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B.梁漱溟主张共产党服从国民政府 C.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 D.国共对立导致了知识分子的分裂 30.下图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这反映了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公有制主体地位遭破坏 D.城市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 31.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自由平等 D.三权分立学说 32. 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到1849年又废除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至此,《航海条例》所规定的限制完全取消。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 A.说明自由主义已成为英国的经济政策 B.表明英国已无力主导世界市场 C.是因为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完全形成 D.反映出美国已成为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强劲对手 33. 1933年3月,罗斯福总统通过《紧急银行法》,设立房主贷款公司作为政府代理机构,其主要任务在于提供房主房屋贷款,避免因缴不出房贷而被迫丧失房屋所有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 A.推行国家干预 B.恢复金融秩序 C.保障社会民生 D.恢复工业生产 34.1957年联邦德国政府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该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企业或企业协会为共同签订的协议和企业协会的协议,违反该规定者,均属违法行为,并处以l万至100万马克的罚款。
”这说明此时的联邦德国 A.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 B.限制市场主体的无序竞争 C.经济领域出现了垄断现象 D.奉行混合市场经济的政策 35.文学作品中以张扬个性和自我为己任,在艺术上致力于探索新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和表现手法。
它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志在表现意识以下的深沉情感,以冷峻严肃的笔调达到心理深处的客观真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这一流派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40.(25分)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
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摘自《历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
(8分) 材料二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
1935年全国范围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世界近代史资料》
(2)根据材料二,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9分)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孙中山全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4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4分) 41.(12分)1901年为确定《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总税务司赫德向列强提供了清朝财政报告,其中收支状况表如下: 结合所学知识,以“从财政收支看清末政治经济状况”为主题,解读材料。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不同角度的信息至少3条)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初年,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成立了教育部。颁布了《民国教育部官职令》《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教育会章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制度,对清末教育作了一些重大改革。
1912年3月,《临时政府公报》公布: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1912年9月,教育部又公布“壬子学制”,统一了我国小学、中学、大 学、师范、职业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并规定:小学实行义务教育和男女同校、设立女子中学、女子 职业学校等;又颁布半日制学校规程,大量开办师范及各种职业学校,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因此,学校 和学生数量增长很快,据教育部统计:1907~1915年,不到10年间,学校数增加了91851所,学生数增加了3269263人。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特点。
(8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教育改革对近代中国的影响。(7分) 46. (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国家的一切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任资格也不再是门第和财富„„雅典宪法对公职人员的津贴作如下规定:公民出席民众会,可领取6个俄波尔;一次最高会议可领取9个俄波尔;陪审员领3个俄波尔;议事会议员领5个俄波尔;凡担任主席者另加膳食费1个俄波尔;九执政官每人领4个俄波尔。 ——尹明明、鲁运庚《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公职津贴制》 材料二 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受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1)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扩大民主政治的举措。材料中雅典宪法这一规定体现的理念与材料二中的哪一观点相似。(7分)
(2)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二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罗伯斯庇尔的上述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8分) 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43年1月美英召开卡萨布兰卡会议,会上双方达成以下内容: 地中海方面:1.攻占西西里岛,目的是——
(1)使地中海的交通线更为安全。
(2)减轻德军对俄国前线的压力。
(3)加强对意大利的压力。
„„ 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总统单独会见了艾森豪威尔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回忆说“„„他(罗斯福)还机智地指出,既然法国人想迫切取得大量的军事装备,那我们就可以此为条件,采取要他们服从美国在欧洲方面的战略观点,使用他们的基地,并逐步撤换反对美国政府的法国官员,这是完全适当的。如果他们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支持我们,那武装他们显然是无用的。
” ——朱贵生 王振德 张春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会后盟军进行的重大军事行动的影响。(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的。
(6分)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 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 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梁启超《曾文正公嘉言钞·序》 材料二 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物,甚至于理想人物„„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一方面他要革新,即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要守旧,即要恢复我们民族的固有美德。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伟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两位作者肯定了曾国藩的哪些优秀品质。(6分)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两位作者分别是从何种角度肯定曾国藩的,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9分)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24 B 25 B 26 D 27 C 28 A 29 C 30 D 31 B 32 A 33 C 34 A 35 D 40.
(1)异:韩非子主张用法律惩罚人民;亚里士多德主张用法律限制执政者。
(或:韩非子认为法律是专制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4分)同:二者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其理论体系均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4分)
(2)特点:分权、制衡(4分)(写三权分立只得2分) 说明: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2分);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割(2分)。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1分)
(3)创新: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治国之“用”。
(4分)看法: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41.(12分) 45.(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特点:通过立法方式进行;具有民主革命色彩;废除传统经学教育;重视公民教育。(8分)
(2)影响:培养近代人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3分)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政治经济近代化的加强。
(4分) 46.(15分)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举措:取消门第和财富的限制,国家公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对公职人员发放津贴。
(4分)观点: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3分)
(2)思想: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社会平等。(4分) 积极影响:鼓励下层民众参加国家管理(扩大雅各宾派专政基础);推动革命深入发展。(4分) 47.(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重大转变,北非战场转入反攻。
(4分)影响:盟军西西里登陆加速意大利的投降,标志着法西斯轴心的解体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大胜利。(5分)
(2)目的:打垮德、意、日法西斯轴心;(3分)夺取部分殖民地和战略要地,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
(3分) 48.(15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梁启超肯定了他谦虚谨慎、知难而进、不断进取等优秀品质;蒋廷黻肯定了他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致力于改革的精神。(6分)
(2)不同角度:梁启超从传统知识分子“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了评价,蒋廷 黻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对曾国藩进行评价。
认识:二者对曾国藩的评价都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曾国藩对近代中国的贡献;这说明,评价者的角度和立场不一样,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9分) 陕西师范大学初中试题。
本文章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erjy.cn/62906.html
猜你还喜欢
- 小学升初中英语试题 小学英语升初中试题
- 2017年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大赛试题答案 大赛初中试题答案
- 2019河南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河南初中试题
- 中小学校长竞聘面试答辩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考直升初中试题
-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英语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听力) 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 生活中的考题_初中作文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类型及答案
- 2018年广州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共7套)详细答案 广州小升初中试题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7年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17安徽美术初中试题
- 初中物理速度说课稿
- 临沧市2019年重点初中入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往年升初中试题
- 广东省2017届九年级初中学业考试模拟卷(六)语文试题 2017小学升初中试题语文
- 站长推荐
- 浅谈初中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初中一年级上册英语期中试题
- 我的后作文教学
- 重庆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度 初三下二诊二模 英语试题 育才初中试题
- 人教版新课标(2020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初中试题
-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2套 初中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初中政治教学论文
- 七年级美术德育论文
- 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卷 2018升初中试题广东
- 反意疑问句知识点总结 反意疑问句的英语初中试题
- 【2018苏州中考】苏州市初中数学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 初中试题免费下载网址
-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
- 2013-2016高考断句练习题 断句 初中试题
- 初中生必读名著知识竞赛题2 语文名著知识竞赛初中试题答案
- 2019黄冈小状元达标卷六级上册语文答案.doc 黄冈小升初中试题
- 2020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考试英语试题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英语期中试题
- 度米作文汇编之初中英语作文范文带翻译英语的重要性
- 北京市有哪些招收外国人子女的学校? 北京国际学校初中试题
- 2018-2019学年宝鸡市陈仓区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初中一对一辅导班初三一对一补习
- 八年级英语下册教材分析
- (初中优秀作文)异域风光作文
- 【英语】2018年中考英语真题单选分类汇编:副词 副词初中试题
- 以考试为话题的作文12篇(优秀版) 作文初中试题
- 如何优化中考半命题作文的题目_初中作文 作文初中试题
- 2015年东华初级中学小升初英语试卷 东华初中试题英语
- 新编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单元测试题 答案 冀教版英语初中试题及答案
-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测试题 三国演义初中试题
- 2018-2019年初中语文西藏中考摸底考试试卷【10】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初中试题比较好的书籍
- 全国2001年初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 全国化学素质竞赛初中试题
- 热门标签
-
- 曾博语录
- 天与地语录
- 餐饮激励语录
- 隔代婚语录
- 入门英语录音
- 是枝裕和语录
- 李舜生的语录
- 黄日华语录
- 信佛语录
- 庄雅婷语录
- 盛唐语录
- 周婷婷语录
- 史润龙语录
- 会说话语录
- 老罗锤子语录
- 黄函语录
- 微爱经典语录
- 酒店经典语录
- 自我调侃语录
- 金融支付语录
- 春哥语录
- 劝赌经典语录
- 赖霖枫语录
- 关于忍耐语录
- 勾践语录
- 潘森云语录
- 西门经典语录
- 开心幽默语录
- 游西湖语录
- 射手座语录
- 秋山真之语录
- 衍生语录
- 猛犸语录
- 京剧经典语录
- 路易斯康语录
- 地狱群语录
- 齐奥朗语录
- 心晴语录
- 嘴脸语录
- 意林语录6
- 泪平语录
- 龙凤经典语录
- 阎王的语录
- 悲屈语录
- 郑荣禄语录
- 死寂语录
- 曲筱筱钱语录
- 养多肉语录
- 陈伟群语录
- 坂本龙一语录
- 哎呦语录
- 合作励志语录
- 吕征语录
- 逃离经典语录
- 旅行摄影语录
- 日语录音机
- 三岁语录
- 电脑经典语录
- 容国团语录
- 张召中语录
- 当兵前语录
- 哈登经典语录
- 尸尊邓辰语录
- 鹞电影语录
- 成功者语录
- 骞宏语录
- 狮情语录
- 试岗语录
- 2016网红语录
- 萌叔语录
- 动漫哲理语录
- 忌奶的语录
- 足记字幕语录
- 关于风的语录
- 蛇屁股语录
- 孔丹语录
- 醒觉语录
- 卡恰语录
- 吴远语录6
- 毛爷爷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