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初中 > 初二 > 正文
上海初中试题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 。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
(1)(人名) 词语解释 水波不兴 兴:
(2) 句子翻译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
(3)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①②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
‛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③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
‛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乃起谢曰:④‚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 )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
请概括。(6分)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
‛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
‛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
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
‛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 ; ⑵十多年后, 。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 句式。
该句反映了我当时 和 心理。(3分) 20.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 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完成的,而且必有营垒相对的两方,且有输有赢,无形中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都有输赢。这局输了没关系,下局可以翻过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小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争得赢局。 (节选自程乃珊《童年的弄堂游戏》) 材料二 弄堂曾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
弄堂游戏种类繁多,有打弹子,滚铁圈,放鹞子(风筝),抽陀螺等。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
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材料三
【本报讯】日前,上海市市西邮政公司举办了《中国主题剪影弄堂游戏》的新邮首发仪式。该套邮票以独特的剪影方式表现主题,画面生动鲜活,是了解和宣传上海本土文化的载体。 23. 板报栏目一 弄堂游戏我介绍(4分) 弄堂游戏的特点:⑴ ;⑵ ; ⑶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弄堂游戏的益处: 24. 板报栏目二 赏邮看画我参与(3分) 请选择一枚邮票,描述邮票中的画面。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5. 板报栏目三 献计献策我出力(4分) 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的活动策略,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 )( )(4分) A.组织社区小伙伴举行溜旱冰比赛。 B.开展弘扬上海乡土文化的征文活动。 C.校园网介绍“弄堂游戏”动漫作品。D.体育课程增设爱“弄堂游戏”教学内容。
E.穿着印有滚铁圈图案的T恤衫。 F.在弄堂里表演地方戏剧——沪剧。 四、写作(60分) 26.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
1、晓驾炭车辗冰辙
2、盈盈一水间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得之心而寓于酒
(二)诗歌阅读
6、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登上泰山。
7、D
(三)课内文言文
8、
(1)苏轼
(2)起
(3)(王叔远)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9、C
(四)课外文言文
10、(陆象山)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11、A E
12、(赢棋后)得意;笑棋工自大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13、跋涉
14、面条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5、与商贸密切相关 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关 与面条食用便捷的特点相关
16、C
17、第②末,这段文字写的是面条在欧洲问世的时间,与第②段面条“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尚早”的说明中心一致,也与第③段首句照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18、
(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
(2)“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19、疑问 疑惑 高兴
20、句中“挑”“丢”等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阿益对“我”所说话语的不满。
21、B
22、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三、综合运用(11分)
23、特点:
(1)集体完成
(2)“道具”大多可自制
(3)种类繁多(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益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24、答案示例
1:跳皮筋的女孩子如雏燕展翅,轻盈起跳,周围同学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答案示例
2:两个男孩如两头竖起犄角的小牛犊,展开角斗,旁观的同学欢呼叫好。
25、B F 上海初中试题。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 。 (《卖炭翁》) 2. ,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 (《蝶恋花》) 5. 山水之乐, 。 (《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 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
(1)(人名) 词语解释 水波不兴 兴:
(2) 句子翻译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
(3)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 )(6分) A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①②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
‛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③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
‛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乃起谢曰:④‚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4分) A 常找高手过招 B 观摩他人下棋 C 善于知识迁移 D 善于思考领悟 E 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 ( )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
请概括。(6分)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
‛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
‛他们问。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
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
‛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突然,脑海里伴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删改自台湾王传明《评语》) 18.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6分) ⑴小学三年级时, ; ⑵十多年后, 。 19.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 句式。
该句反映了我当时 和 心理。(3分) 20. 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分) 21. 本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写字端正清楚很重要。 B 误会往往能助人进步。
C 经历是一笔人生财富。 D 鼓励欣赏会给人力量。
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 三、综合运用(11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 为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班级准备设计专题板报,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一放学,宽敞的弄堂里就成了我们的乐园:男孩子们溜旱冰、踢小皮球,女孩子跳橡皮筋、造房子……那时我们玩的游戏,都是需要集体完成的,而且必有营垒相对的两方,且有输有赢,无形中让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凡事都有输赢。这局输了没关系,下局可以翻过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很小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以便争得赢局。 (节选自程乃珊《童年的弄堂游戏》) 材料二 弄堂曾是上海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
弄堂游戏种类繁多,有打弹子,滚铁圈,放鹞子(风筝),抽陀螺等。一般游戏需两人或两人以上完成。游戏道具大多可以自制。
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材料三
【本报讯】日前,上海市市西邮政公司举办了《中国主题剪影弄堂游戏》的新邮首发仪式。该套邮票以独特的剪影方式表现主题,画面生动鲜活,是了解和宣传上海本土文化的载体。 23. 板报栏目一 弄堂游戏我介绍(4分) 弄堂游戏的特点:⑴ ;⑵ ; ⑶规则简单,易于开展。
弄堂游戏的益处: 24. 板报栏目二 赏邮看画我参与(3分) 请选择一枚邮票,描述邮票中的画面。要求35字左右,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5. 板报栏目三 献计献策我出力(4分) 以下是征集到的宣传推广“上海弄堂游戏”的活动策略,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 )( )(4分) A.组织社区小伙伴举行溜旱冰比赛。 B.开展弘扬上海乡土文化的征文活动。 C.校园网介绍“弄堂游戏”动漫作品。D.体育课程增设爱“弄堂游戏”教学内容。
E.穿着印有滚铁圈图案的T恤衫。 F.在弄堂里表演地方戏剧——沪剧。 四、写作(60分) 26.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
1、晓驾炭车辗冰辙
2、盈盈一水间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得之心而寓于酒
(二)诗歌阅读
6、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登上泰山。
7、D
(三)课内文言文
8、
(1)苏轼
(2)起
(3)(王叔远)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9、C
(四)课外文言文
10、(陆象山)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11、A E
12、(赢棋后)得意;笑棋工自大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13、跋涉
14、面条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5、与商贸密切相关 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关 与面条食用便捷的特点相关
16、C
17、第②末,这段文字写的是面条在欧洲问世的时间,与第②段面条“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尚早”的说明中心一致,也与第③段首句照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18、
(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
(2)“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19、疑问 疑惑 高兴
20、句中“挑”“丢”等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阿益对“我”所说话语的不满。
21、B
22、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三、综合运用(11分)
23、特点:
(1)集体完成
(2)“道具”大多可自制
(3)种类繁多(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益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
24、答案示例
1:跳皮筋的女孩子如雏燕展翅,轻盈起跳,周围同学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答案示例
2:两个男孩如两头竖起犄角的小牛犊,展开角斗,旁观的同学欢呼叫好。
25、B F 上海初中试题。
本文章来自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uerjy.cn/6148.html
猜你还喜欢
- 站长推荐
- 【考试必备】2018-2019年最新泸州天立学校初升高自主招生考试数学模拟精品试卷【含解析】【5套试卷】 泸州小学升初中
- 初一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命题预测卷及答案(3) 2015教师资格初中试题答案
- 亲情感恩作文600字
- 初中语文文言文字词解释教学内容
- 海南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说明文素材10篇 w语文初中试题研究答案
-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测试试题(含答案) 在线历史初中试题测试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 初中数学学业考试试题的特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初中试题哪种好
- #高校辅导员应聘考试试题(1) 初中试题什么好
- 七年级政治人与人之间练习题 初中试题政治人与人之间
- 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精编版 河南小学升初中试题
- 初中教师节献礼日记400字
- 七年级学生家长评语
- (含15套模拟卷)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汇总
- 电与磁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关于磁的初中试题
- 初中语文学习攻略
- 初中音乐器乐课教案
-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中试题
- 学而思初中数学课程规划
- (初中记叙文)《春节》
-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小学)》真题 2017年真题小学生初中试题
- 初中生入团申请书2018【标准版】
- 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关于河南的地理题初中试题
-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年高三高考重点-语文 厦门外国语学校初中试题
-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 三角形内角和 初中试题
-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模拟试题(免费)含答案 免费的初中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成都高新区初中试题
- 2015全国中考英语真题——副词 集锦 副词初中试题
- 2019-2020年初中美术《美术》教学反思
- 热门标签
-
- 曾博语录
- 天与地语录
- 餐饮激励语录
- 隔代婚语录
- 入门英语录音
- 是枝裕和语录
- 李舜生的语录
- 黄日华语录
- 信佛语录
- 庄雅婷语录
- 盛唐语录
- 周婷婷语录
- 史润龙语录
- 会说话语录
- 老罗锤子语录
- 黄函语录
- 微爱经典语录
- 酒店经典语录
- 自我调侃语录
- 金融支付语录
- 春哥语录
- 劝赌经典语录
- 赖霖枫语录
- 关于忍耐语录
- 勾践语录
- 潘森云语录
- 西门经典语录
- 开心幽默语录
- 游西湖语录
- 射手座语录
- 秋山真之语录
- 衍生语录
- 猛犸语录
- 京剧经典语录
- 路易斯康语录
- 地狱群语录
- 齐奥朗语录
- 心晴语录
- 嘴脸语录
- 意林语录6
- 泪平语录
- 龙凤经典语录
- 阎王的语录
- 悲屈语录
- 郑荣禄语录
- 死寂语录
- 曲筱筱钱语录
- 养多肉语录
- 陈伟群语录
- 坂本龙一语录
- 哎呦语录
- 合作励志语录
- 吕征语录
- 逃离经典语录
- 旅行摄影语录
- 日语录音机
- 三岁语录
- 电脑经典语录
- 容国团语录
- 张召中语录
- 当兵前语录
- 哈登经典语录
- 尸尊邓辰语录
- 鹞电影语录
- 成功者语录
- 骞宏语录
- 狮情语录
- 试岗语录
- 2016网红语录
- 萌叔语录
- 动漫哲理语录
- 忌奶的语录
- 足记字幕语录
- 关于风的语录
- 蛇屁股语录
- 孔丹语录
- 醒觉语录
- 卡恰语录
- 吴远语录6
- 毛爷爷语录